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敢站风口亦甘当幕后
Thursday, January 22, 2015 1: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敢站风口亦甘当幕后

  
  在常德,许多市民熟悉“周碧华委员”这个称呼。
  
  上世纪90年代初,周碧华就是全国有名的青年诗人,24岁时撰写的《一杆教鞭》,被选入全国中等师范语文教材。时为师范学校教师的他,上演了“课本上的作者亲自给学生上课”的精彩一幕。
  
  放下那杆教鞭,周碧华成为常德日报的记者。后来的名气,有半数源于“新浪名博”的封号。他撰写的3000多篇博客时评,浏览量达到7000万人次,成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表彰的湖南唯一“十八大网络宣传全国先进个人”。
  
  去年常德城区实施最大规模的城市提质改造工程,一度引发质疑。他以委员身份接受各媒体采访,深入浅出阐释政府决策。市民们记住了那位语气激昂、敢于担当的“周委员”。

  

  “掰手腕”,为民生政策赢得百姓点赞
  
  说起去年5月上马的“三改四化”工程,周碧华用“轰动全城”来形容。
  
  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城市整体提质项目,将对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常德城区大动手术。“路改、水改、棚改;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工程浩大,史无前例。”
  
  消息一出,引发常德上下震动。一些人公开质疑,“政府面子工程”、“不知会出多少贪腐事件”……很多市民茶余饭后热议此事。
  
  眼看舆论偏见不利于项目落地,周碧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结合自己撰写的提案《关于市城区部分路段还绿于道的建议》,以政协委员身份,接受全市5家媒体专访,为“三改四化”做解读。
  
  周碧华主动站出来解读政策,由此站到了风口上,有人讥讽他“爱出风头”、“爱给领导拍马屁”。
  
  “新一届主要领导我全都不认识,拍谁的马屁呢?我接受采访,更多是因为我认真研究、判断了这项决策对常德发展的战略意义,许多措施也与我多年的呼吁不谋而合。作为热爱常德的普通市民,为城市发展我理应不遗余力。更何况,政协委员地位超脱、视角客观,这样的身份和优势,给了我敢言的底气。”周碧华说。
  
  周碧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有人担心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会加重老百姓负担。据了解,资金来源于三部分:融资、财政投入、国家相关政策补贴;有人担心‘路改’会到处开膛破肚,阻碍交通,但看问题要用发展眼光,只有超前布局,才是减少损失的最佳选择;至于棚改,更是一项让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重要举措。城市建设好了,真正享用发展成果的是我们的普通市民。”
  
  语气里满溢着诚恳,充满了激情,几番阐释下来,舆论风波渐渐平息。有人笑称,周碧华用掰手腕的方式掰回了民众的支持。
  
  时隔一年,常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纷纷点赞。周碧华感叹,政协委员在该言时要敢言,勇于担当,敢于去“掰手腕”。

  

  鼓与呼,让诗墙建设者不再被遗忘
  
  “最美政协人,‘最美’要体现在无私和公正上,如此才能对得起这称呼。”周碧华对“最美”的涵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履职要公正,周碧华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2009年的一天,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妇人敲开周碧华的门,向他推销已故丈夫的诗集。此书全由她自费出版,销量很低,不得不上门卖书。细问之下,周碧华得知该书作者是常德诗墙建设时期诗词组的组长,见其遗孀如此清贫,周碧华心中不安。
  
  常德诗墙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常德老知识分子到全国各地“化缘”诗书画坛名家墨宝,镌刻在3公里长的防洪墙上,创下“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的吉尼斯纪录。
  
  “他们奔走各地,吃方便面、睡硬板铺,毫无怨言。如今随便一幅原作都价值不菲,但他们都没有私心,全部移交给政府。诗墙建成后,他们也从未向政府提任何要求。”周碧华和几位委员调研后得知,当年的建设者,或已暮年或已去世,生活普遍清贫,“他们确实被遗忘了。”
  
  2010年,常德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周碧华作了《不能忘记诗墙建设的有功之臣》的大会发言,引起广泛共鸣。时任市委书记卿渐伟当即批示:“诗墙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她为推广常德、提升常德知名度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她的建设者们我们不应该忘记。”
  
  这年5月,常德诗人节上,垂垂老矣的诗墙建设者胸戴红花,站上领奖台。会后,几位老人含泪握住周碧华的手,连声道谢。而周碧华说,不要谢我,是政协这个平台起了作用。
  
  周碧华的悲悯之心是出了名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当晚,灾区惨状让他彻夜难眠,他披衣起床,创作了一首诗——《那只手,那支笔》,在网上广为流传。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上,周碧华受邀朗诵自己写的这首诗,为灾区儿童募捐。央视7次重播,令无数观众动容。

  

  当幕后,编撰百万字文史丛书
  
  周碧华任常德日报社副调研员、主任编辑。在新闻行业驰骋20余年,从记者干起,获奖众多,既办过晚报,又当过杂志主编,还担任过网站总监。
  
  在他看来,委员履职,可与职业特长结合起来,记者写稿子需要洞察社会,委员写提案也需敏锐的洞察力。运用得当,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碧华了解到常德市学前教育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做新闻报道时机尚不成熟。但问题重大,并不能因此置之不理,周碧华立马想到,可以政协委员身份写一份提案。
  
  当年春节前,周碧华冒着寒风,与几位委员一起到德山、武陵镇和市城区调研学前教育现状,参加各类座谈会11场,明察暗访了市城区各类幼儿园30多所。在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半年前,他提出了关于重视民办幼儿教育安全现状的六点建议,引起相关单位高度重视。
  
  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周碧华将特长同样用到了编撰政协文史资料上。担任委员6年间,他参与编辑出版《春天的记忆》、《知青纪实》、《南下干部》总计百万多字。
  
  周碧华挤休息时间编撰这百多万字。高温天,因胃病开不了空调,他就光着膀子改稿。有次为了赶进度,大年三十都在家中埋头改稿。
  
  每编缉一本文史资料都要花费很多业余时间,但他毫无怨言。他说:“政协汇聚了很多各界优秀人士,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履职奉献。做点文字工作,也算添砖加瓦,尽一份力了。”当得知其编辑的《知青纪实》获全省政协文史资料评比特等奖时,他开心地笑了。

 

(原载《湘声报》2014年5月26日,记者记者 郭俊杰
龚菁琦)

     

2015-01-22 01:52: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e54740102vd24.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