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城市名片是文化辐射力的引擎
Thursday, January 22, 2015 1: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城市名片是文化辐射力的引擎 |
——访市政协委员周碧华
|
|
|
|
|
|
在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周碧华作了《要善于经营常德城市文化》的即兴演讲,其“打造二战英雄城”城市名片的观点引起与会者极大共鸣。究竟如何打造能带动旅游产业的城市名片?记者昨日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周碧华委员。
记者:据我所知,常德的城市名片是“桃花源里的城市”,您为何要提出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
周委员:是我对这座城市的思考所得。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一环是旅游产业,常德城的旅游业是否发达?在街头天天看到的是几张熟面孔,耳边回响的尽是常德腔,行驶的小车都是湘J牌照的,很难看到导游举的小旗旗,这就是现状。旅游业上不去,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这座城市缺乏文化辐射力,没有文化辐射力,就会制约常德成为湘西北区域中心。借陶渊明的名篇打造“桃花源里的城市”,立意是很好的,但这张名片落脚点是宜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她是一种“城市印象”,是借桃花源而包装城市,并非直接的旅游景观。而且我们还要反思一下,桃花源景区历经20年开发,至今仍然没有呈现四季游人如织景象,反而是全国那些貌似桃花源的地方游人热闹得很。试问,用一匹羸弱的马能拖动一列火车头么?因此,身为中心城市的常德城打造一张直接产生旅游效能的城市名片已刻不容缓。
记者:那么,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有什么依据呢?
周委员:景点建设,无论是设计者还是投资者,都要换位思考,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外地游客,问自己凭什么要千里迢迢跑来常德观光,常德究竟有什么吸引了自己不远千里而来?如果回答不出,则所有的投入都有可能是无效投入。我个人认为,吸引游客的要素主要有两条,一是视觉震撼,一是心灵震撼。像张家界风景就是视觉震撼,韶山观光则是心灵震撼。常德城具有这两个要素的景点只有一个,即抗战公墓及其牌坊。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残酷的政治运动,而常德城区中心仍完好地保存有原中华民国“中常委”们的题词,堪称奇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座城市的人民具有民族大义,这座城市是有良心的城市,在良心缺失的当代,有良心的城市难道不是最佳投资环境么?因此,如果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宣传词都有了:常德,一座有良心的城市。这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常德城虽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古代建筑遗存却全被战争摧毁了,但战争留下了新的文化遗存,同样弥足珍贵,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之所以提出借这些战争遗存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是因为抗战超越政见超越党派,是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海峡两岸终将统一,届时,常德城就会成为全球华人顶礼膜拜之地。
记者:如果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您认为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周委员:当然是先要统一认识,打造“二战英雄城”名片与“桃花源里的城市”名片并不矛盾,世外桃源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抗战则是保卫人们享有安宁的生活,它是一张名片的A面和B面;其次是要抓住机遇时不我待,明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机不可失,因为此项工程并不需要太大的财政投入,可通过文化企业融资和全球募捐的形式筹措资金;再次要高起点定位,不能仅仅局限于“抗战”,现在衡阳和长沙都投拍了当年保卫战的影片,都在试图打抗战牌,但常德保卫战当年曾被国际媒体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曾经被世界高度关注过,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定位于“二战”,让常德重新走进国际视野,一旦认可了这个创意,便可借战争遗存这个载体,建设相关文化产业园。
记者:是否可以理解为这张名片就是推动城市旅游的引擎?
周委员:可以这样期待。一座城市的旅游业是否兴旺发达,说到底就是城市的文化辐射力是否强大。发展旅游,不要期待所有的文化积淀都能带来真金白银,必须寻找到一个支撑点,带动其他景观。城市文化必须追求差异化原则,雷同与模仿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二战英雄城”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此外,我们要避免以往重景点建设轻包装推广的旧思维模式,花了钱修建起一些景点,可外人并不知晓,仅常德人知道是不够的。近年来,贵州镇远,河北张家口、秦皇岛,山东青岛、威海和烟台等城市,都先后邀请我和国内一批网络意见领袖为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过传播推广,成本低,效果好。我在《要善于经营常德城市文化》发言中曾说过:“一座城市就是一件庞大的作品,必须创造好,还要经营好。”
(原载常德日报2014年2月22日,记者王敏杨力菲)
|
|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