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过去,我们为了人民币升值而紧缩货币,已经使中国经济内需受到了严重破坏。现在,我们又要为防范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而收紧货币,这恐怕同样是货币政策的巨大偏差。我认为,防范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应当着力的地方,而不是货币政策该干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中央对货币政策提出来要求应当纠偏。
首先,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货币稳定、强化就业、对外平衡,并不包括防范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方面。如果货币政策着力于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那上述四大目标是不是可以忽略?这显然存在偏差。一般而言,金融风险的防范应当依赖金融监管政策,而货币政策必须坚守总量调节、也只能从事总量调节,为中国经济增长、实体经济强化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超范围的政策目标不仅完成不了,反而会给经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现在去杠杆、除泡沫、防风险都要指望货币政策,这是错误的,是货币政策无法承受之重。
其次,泡沫仅仅是个别经济领域的事情,比如在中国主要表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方向”,这就更是个别地区,个别领域的问题。但是,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关乎经济所有领域的政策。如果以货币政策对抗“个别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那就好比“因为个别臭鸡蛋不惜把一篮子好鸡蛋都摔了”,这难道不是巨大经济成本?很遗憾,在中国反反复复地出现以房价绑架货币政策的事情。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金融的本质》一书的第二章,用了大量的事实证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不是货币政策的结果。他说,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采取低利率政策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但在我看,不是这样。美国房地产泡沫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金融自身和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它的主要诱因是:金融机构基于房地产信贷的“创新”过度,而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不断放松,加上美国政府又希望解决美国人居住问题的大背景。
伯南克认为,利率高低,中央银行应当主要考虑两大因素: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主要基于经济稳定的考虑,而绝不是针对房地产。他认为,房地产泡沫通常是房地产方向的政策出问题所导致的。既然如此,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也要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监管方向入手,而绝不是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它针对的是整个经济领域,而房地产仅仅是经济的一部分。如果用利率的手段解决房地产问题,势必会使整个经济受到压抑,这不是货币政策正确的选择。
我认为,中国个别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同样是对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监管不力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卖地收入)而刻意放松监管所致,同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任由各种房地产“金融创新”不断发育所致。比如,房地产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购房者首付配资等。
谈到本轮房地产价格暴涨就不能不多说几句,说实话我深感蹊跷。当时,看房价上涨之初,当时恰好政府希望货币政策略偏宽松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但媒体上却出现了非常奇怪的言论。其一,说去库存主要是去房地产库存,而要想去掉房地产库存必须让房价上涨,这样需求才会被刺激出来;其二,说去杠杆,主要是转移,说政府和个人需要加杠杆,而减少企业杠杆。为什么说奇怪?我查不到中央这样去库存、去杠杆的说法,但这样的言论却被包装成很有来头的样子。
于是,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这样的房地产言论两箱契合,房地产市场一轮火爆再起。结果是央行投放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房地产市场,从而破坏了中央的良好初衷。反过来,奇怪的声音又开始叫嚣:宽松货币没用,只会刺激房地产泡沫。于是,有一次成功扭转了货币政策方向,而且引导货币政策脱离“四大本源目标”。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吗?如果此类事情频繁发生,我看中央不得不防。
不错,这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出,人民币汇率出现了200多个点的升值。难道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稳定汇率?这又是个大问题。我认为,无视中国经济健康稳定而以货币紧缩稳定汇率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尽管紧缩货币可以让汇率稳定一时,但紧缩货币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定会使人民币陷入更长期、更根本的贬值过程。所以,在稳定汇率的问题上,货币政策这柄“双刃剑”不可轻用。
2016-10-31 03: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