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皮肤病中医治疗及防护》
婴儿湿疹是发生在1~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湿疹。
婴儿湿疹中医称为“胎敛疮”。由于皮损形态有干、湿不同,又有“湿敛”和“干敛”之分,后者又称为“奶癣”。
《诸病源候论》认为小儿发病乃“五脏有热,熏发肌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是心家有风热”。
【病因病机】
婴儿湿疹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脾虚胃弱,风湿热邪郁积皮肤所致。
【诊断要点】
1.临床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
渗出型:多发生于肥胖的婴儿,皮疹特点是以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为主,皮疹可互相融合成大片,表面有糜烂渗液或黄色痂屑,境界不清。
干燥型:多发于营养差的瘦弱婴儿,皮疹特点是以淡红色斑、丘疹为主,表面少许糠秕样鳞屑,患儿皮肤干燥。慢性者可轻度浸润肥厚。
另外还有一种脂溢型,其皮损主要发生于头皮、眉、耳后等皮脂腺发达区域,形成黄色油腻厚痂,搔抓痂皮脱落,暴露有大量渗液的糜烂面,症状与渗出型相似。
2.皮损好发部位在面部、头皮、颈周及四肢屈侧,尤其多见于双颊和额部。
3.发病年龄在出生后1~3个月为多见,多于1~2岁内痊愈。
4.瘙痒剧烈,患儿常常搔抓,哭闹烦躁。
【内治法】
1.湿热型
主症:皮疹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为主,或伴有黄色较腻痂皮,大便干或见奶瓣,小便黄,患儿多肥胖,舌红、苔薄黄。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金银花5克黄芩3克竹叶3克灯心3克牡丹皮3克白鲜皮3克冬瓜皮5克车前草5克六一散(包)5克
用量根据小儿体重加减。
2.脾虚蕴湿型
主症:皮疹以红斑、丘疹、干燥、脱屑为主,患儿体瘦,食少,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减。
苍术6克陈皮45克茯苓6克泽泻6克炒麦芽9克六一散(包)6克
【外治法】
1.渗水多时可用马齿苋煎汤冷湿敷(面积不宜过大)。
2.无渗出时可外搽三黄洗剂或用甘草油、地榆油调祛湿散。
3.皮损干燥时可外用黄连油、青黛油、蛋黄油、黄连膏等。
【预防及护理】
1.尽量寻找可能致病和诱发加重的因素并去除,特别要注意饮食,观察食物反应。
2.患儿衣服、尿布宜用柔软的纯棉制品。洗涤时尽量将肥皂冲洗干净。
3.保护皮损,避免热水洗烫,肥皂刺激及搔抓等,必要时晚间睡觉戴手套。
4.注意患儿消化情况,及时进行调理。
2017-02-20 21: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