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APA酒店拜访右翼书籍事件的持续发酵,日本一个特殊的群体——“网络右翼”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个不顾铁一样的历史事实,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群体,在各界对APA酒店老板元谷外志雄一片强烈谴责声中,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上窜下跳,在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上发表各种支持元谷外志雄的激进言论,已经进入亢奋状态。那么,日本“网络右翼”究竟是何方神圣,敢在风口浪尖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人类道德底限。
“网络右翼”出自社会底层
“他们有热情,但却很无知”。这是记者与一位日本传统右翼政客私下聊天时,他对“网络右翼”的评价。顾名思义,“网络右翼”成员是一群平时寄生于网络,经常在上面大放厥词、狂刷存在感的日本“宅男宅女”。他们一般外表十分普通,普通得让人绝没兴趣看第二眼;他们的思想又十分极端,极端得想引起他人的强烈兴趣。
说起日本“网络右翼”的起源,要先从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进入“网络社会”开始。二战之后,日本的精英阶层长期掌控媒体,无论左翼思想还是右翼思潮,精英知识分子都主导着社会的舆论,底层民众的声音实际上很难顺畅表达。1995年后,互联网在日本迅速普及,底层民众压抑已久的各种不满,通过网络如大浪般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脆弱堤防。进入21世纪后,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推出的各种“网络社会服务”,将志气相投的日本网民成功聚拢成为群体,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力量,“网络右翼”也在这时应运而生。这些人有着显著的“被害妄想症”,觉得日本目前的意识形态已经无法支撑国家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美国、中国、韩国等外部国家强加给日本各种“错误观念”,阻碍了“民智”的觉醒,主张日本应该全力摆脱这些束缚。
早在2008年,大阪大学就随机抽选1000名网民进行了“网络右翼”倾向调查,结果发现日本网民中3.1%的人都有极端的右翼思想。而主要特征有三:第一,彻底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对中国、韩国完全没有好感;第二,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支持日本拥有军队;第三,每天游弋于“2CH”等右翼网络论坛并经常发表“偏激言论”。
从这个千人调查推算,日本全体网民中大概3.1%都是“网络右翼”,而且近年来由于安倍政府大肆宣扬右翼主张,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即使按照当年的3.1%,“网络右翼”群体的人数也是惊人的。根据日本2016年版的《信息通信白书》,截至到2015年末,日本共有网民1亿46万人,人口普及率达到83%。如此推算,日本的“网络右翼”就超过311万人。随着这个群体的力量和影响都在不断增加。
这300多万“网络右翼”中,84%是男性,女性只占16%。他们的年龄分布非常平均,20岁到40岁人是这个族群的主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认为二战后日本奉行的“和平宪法”与相关原则都是错的,不能让日本再这样下去。从他们的言行来看,都与和平主义背道而驰。
目前,日本最大的“网络右翼”团体是“反对在日(外国人)拥有特权会”,简称“在特会”。“在特会”声称拥有会员1.1万人以上。他们每天盘踞于网络论坛与社交媒体,主要的口号就是:“中韩捏造历史抹黑日本,让中国人和韩国人滚出日本”。其中他们尤其对在日韩国人、朝鲜人不满,“在特会”曾发起过“不买韩国货”的运动,就连跟韩国有业务往来的日本公司也成了他们辱骂与抵制的对象。
还记得2012年底有一次在居酒屋喝酒时,旁边坐着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两人身穿印有日本国旗的衬衫,在喝酒的过程中一直情绪亢奋,不断说着中国人的坏话,其言辞不堪入耳。时间长了才听出,两人原来就是“在特会”的成员,他们刚从“坚决守护尖阁列岛”的集会回来。看着他们声音越来越大,记者实在无法难以忍受,就走上前去提醒他们,并想与他们理论一番。谁知,两个小伙子瞪着喝红了的眼睛,“刷”的站起来,一幅要打人的架势。还好老板及时赶过来拉住他们,记者也离开了居酒屋。可见,即使在日本社会,这些“网络右翼”也属于非常粗鲁、素质较差的一群人。
蛮不讲理的“网络右翼”
有一次,记者因为经常在日本“脸书”上发表宣扬真实历史的言论,一位自称“在特会”的成员发信称“你们中国人只会造谣,都是撒谎精”。记者问他:“你怎么得出这些结论,你接触过中国人吗?”对方蛮不讲理地回复说:“我不需要接触你们这些中国人,也知道你们有多龌龊。”还有一位“网络右翼”发来私信称:“什么‘南京大虐杀’,都是你们中国捏造出来培养对日仇恨的。”记者引用被联合国认定的事实回复他,并要求他拿出自己的依据来。结果,对方回复一句“凭你们中国人的德性,想都想得到是在造谣”后,迅速把记者拉黑。后来,记者才发现,他们不敢公开评论而是采用私信辱骂的形式,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拿不出任何依据,哪怕是未经证实的。这种脆弱性,也注定他们只能依赖网络才能“存在”。
日本“网络右翼”的最大根据地当属“2CH”论坛,很多极端右翼言论就是从这个网上论坛传播到社交媒体的。该论坛成立于1999年5月,近年来随着右翼分子的大量加入,逐渐沦为了日本“网络右翼”的“大本营”。这个打着“爱国主义”大旗的网上论坛,毒品、色情、暴力泛滥,已经成为了犯罪的温床。
早在2012年4月,日本《读卖新闻》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揭示了东京警视厅对该论坛的调查结果。“2CH”在半年时间里,发送包括毒品在内的违法信息达3026条。虽然此前警方已经向“2CH”发出了要求删除的警告,但“2CH”阳奉阴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致使这类帖子的数量快速增加,违法信息比同比增加了3倍,而且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
报道称,“2CH”自2009年上半年被发现522条违法信息帖子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违法信息,这次调查更是超过了3000条。而违法信息第二多的网站却只有15条,两者拉开了很大距离。“2CH”违法信息帖子里,与毒品相关的帖子有2639条,在所有被查处的违法帖子中占87%,此外,买卖银行账户信息的有309条,买卖手机的有78条。目前,警方正对相关责任者做进一步调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CH”这个日本最大的“网络右翼”论坛,实际上更多地充当着犯罪掮客的角色,成为了揉合日本“网络右翼”和犯罪势力的“异形”。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读卖新闻》被日本社会看作传统右翼媒体。它发声揭批网络右翼,说明即使日本传统右翼也认为“网络右翼”是一些牵涉犯罪的乌合之众,有辱“右翼”这块招牌。
为何成为“网络右翼”
虽然日本“网络右翼”中有“网络”二字,可是他们却不仅仅活跃在网络中,而是会发起实实在在的极端行动。2006年,日本栃木县的一名中国研修生在接受日本警方询问时“试图夺枪逃跑”,被当场打死。后来该研修生家属将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开庭当天,法院门前出现了很多日本右翼分子,他们手拿日本国旗,大声叫唤“非法滞留者问日本政府要赔偿算怎么回事?”、“活该被枪击”等,给法院施加压力。
而这次抗议活动,这就是日本“在特会”的“杰作”。这次事件后,为了解“在特会”真实生态,记者曾经亲身体验过“在特会”的各类抗议活动和公开集会,观察了不下十几次。
记者通过与“在特会”成员接触发现,从表面看,虽然他们在抗议活动和集会上经常口吐狂言。但私底下他们是那种满大街都有的,再普通不过的日本人。那么,这些普普通通的日本人为什么会加入“在特会”,成为“网络右翼”呢?
首先,是“被害意识”在作祟。像“在特会”那样的“网络右翼”和传统右翼不同。传统右翼组织都有一个核心思想——“永不坠落的大日本帝国”,所有行动都是在这种核心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是网络右翼呢,他们没有核心思想,他们有的只是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方向的不安。他们需要找到一个理由来“归咎”,于是,中国、韩国以及在日华人、韩国人就被视为“敌人”,不少处在日本社会底层的民众认为,中国抢了日本风头,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糟糕。这些无处宣泄的“被害意识”,让不少日本民众加入了“网络右翼”组织。
其次,“网络右翼”组织出入自由,让普通加入者无压力。传统右翼组织内部都有等级之分,会员要了解历史,要“上课”接受教育,还得把天皇一系的家谱背的好像顺口溜才行。但是“网络右翼”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也没有什么必须了解的知识,只要到“网络右翼”组织的网站登录一个邮箱地址,你就算是一员了。日本自由记者安田浩一所著的《网络与爱国——揭秘在特会》一书介绍,“在特会”目前在日本全国有会员1万1000人,但实际上参加集会,采取过行动的会员只占其中的1%。也就是说,“在特会”是想加入时随时加入,想退出时随时退出,需要发泄时就点击网页进来大骂一通,其作用就像个情绪宣泄口。
最后,加入“网络右翼”能满足一些日本民众被认同的渴望,让他们有归属感。记者听到“在特会”曾经的一位骨干人员说,他参加过很多团体,但是都没有那种归属感,直到参加了“在特会”,才第一次感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上的一员,是众人中的一份子。当他在网上写些偏激的话时,立即就会有人跟帖、点赞,这让他很有成就感。而且伴随着参加活动的增多,他感觉自己心里也渐渐萌生了一种 “正义”感。他说,当拿起麦克风大喊暴动口号,大家都跟着一起喊,还会跟他握手拍他肩膀说“干得好!”他加入“网络右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渴望被认可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是,他后来还是退出了“在特会”,为什么要退出?他说,因为觉得太荒唐了!“在特会”在BBS上写道,“3・11大地震”后的日本东海岸线将会有大量中国人迁移过来,这明显就是在造谣。但是那些“网络右翼”成员却因为这个消息群情激动,认真讨论对策。这么显而易见的假消息都能当成真的一样,还在那里讨论,这也太荒唐太可怕了,于是他退出了“在特会”。
其实,日本“网络右翼”虽然拼命叫喊“中国在造谣”、“中国人滚出去!”、“不要给在日华人任何特权”等口号,但他们中很多人压根就没有读过几本关于中国的书,也没有跟中国人接触过,更别说去中国看一看。真不知道,连中国和中国人都一无所知,他们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究竟是要反对什么?与其说他们是对中国、韩国不满,不如说他们是在宣泄情绪,对自己身处社会底层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