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今天A股再次上涨典型的“跟跌不跟涨”行情,这让中国股市投资者伤心不已。不错,当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翻云覆雨之际,美国、欧洲、日本股票市场大跌情理之中,毕竟这些股市在过去的8年当中屡创历史新高,涨幅已经非常、非常大。现在,就算出现30%以上的调整也很正常,也没什么了不起,但中国A股哪?发达国家股市大涨之际它不仅不涨反而下跌,发达国家股市涨完了,开始变得脆弱而回调之时,A股却跟随暴跌。这样的股市表现,其经济学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它的经济意义是说,中国在全球资本争夺战中,是一个悲催的大输家。为什么这样讲?我们一直强调,货币战争的背后实际是资本争夺战。当发达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它们必然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资本同时去争夺全球资本,因为它们明白,没有巨额资本注入,没有巨额资本生成的实业投资,发达国家经济无以摆脱金融泡沫,无以使经济恢复获得支撑。这就是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理解,尤其是对股权资本的诉求,那是支撑新技术革命核心动力,但我们中国真得理解资本吗?真得理解股权资本的重要性吗?
如果不理解,那真得很遗憾;如果理解,那同样很遗憾。因为,不管你是否理解,我相信,中国已经第N次失去了机会。金融危机初期,我们自傲地认为,中国“一枝独秀”,一直强调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中国的机遇到底是什么?谁曾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看没有。因为我们的“智囊们”根本就不懂得、或根本不愿承认,中国最大的机遇其实就是“资本机遇”,是千载难逢的资本机遇,这该中国利用“一枝独秀”吸纳全球资本推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的重要机会。但很遗憾,2010年之后,我们错失良机。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不仅客观地表达了这一重要事实,同时也让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因为得不到股权融资的平衡而不断攀升。
当然,中共18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股权融资市场之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还有多大能力扳回已经形成的被动局面?很难。因为各色各样的金融力量已经挤占了有限的金融资源,而致使中国金融市场不再生成资本。不错,我们最近看到中国央行开始“锁短放长”的货币操作,但我们注意到,中央银行之所以这样干,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市场自身已经失去了形成长期资本的功能,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难道不是中国股市“跟跌不跟涨”的根本原因吗?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结构政策(财政和产业政策)原本应当是两个十分协调的轮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两个本该非常协调的轮子在中国却显得那么别扭,经常被割裂成彼此孤立的方面。我们最近听到更多的言论是:中国财政负债还有增长空间,而货币政策无能为力。所以,托举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应当是财政,而不是货币。这样的说法对吗?我不明白,中国凭什么认为财政政策可以“独脚舞”?可以不依赖货币政策的配合?
实践已经多次证明:财政政策独木难支。2010年之后,财政政策一直积极,但失去货币政策配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甚至频频出现失速状态;2014年之后,货币政策稍有宽松、稍有配合财政政策的表现,中国经济立即出现好转;现在哪?货币政策又出现退缩,财政政策又能如何唱好独角戏?我认为,货币政策如此不配合财政政策,这等于是在大规模消耗中国的财政能力。当财政能力被消耗殆尽,中国经济将是这样的局面?
我们必须懂得经济的辩证法。货币、金融政策越不配合积极财政政策,中国金融杠杆率越高,或者说,为去杠杆而收紧货币,反而会使杠杆率更高。第一,为去杠杆而收紧货币股市会跌,企业股权融资艰难,就必须更多依托债务融资,从而放大杠杆率;第二,财政政策不能获得货币政策配合,则独木难支,继续加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托住经济必然放大债务规模,以致再次提高杠杆率。现在,中央银行必须对中国金融市场能够生成更多、更优质的资本真正负起责任。
中国要赢得经济的未来,必须首先赢得资本的现在。
2016-09-13 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