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皇明公司切身体会到两个关键词,一是使命,二是情怀。根据吸引力法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和召唤什么样的人;皇明是什么样的公司,就会聚集什么样的人来——
清明节前后,也许是受神灵指派,先有BBC记者Peter慕名而来(他对中国人能当绿色使者,通过自身智慧将商业与环保相结合,引领发展太阳能事业进行亲眼见证和实地考察,他认为难得可贵的是,皇明人还通过太阳能改善贫困地区和恶劣环境地区人们的生活,他切身感受到了那些将梦想演变成现实的绿色环保人,在太阳谷,Peter收获多多),后有德国非盈利组织——Shantiy 主席Marianne 母子造访中国太阳谷,他们母子不是传教,却给我们进行了一次震憾心灵的洗礼。Peter与Marianne 母子相聚在清明节,我们和国际友人一起度过了中国特殊的清明节祭奠节日,共享了一种精神叫“使命”。
Shanti 主席Marianne本是德国人,因为一场去尼泊尔的旅游,居然在那里留了下来,她留下来的原因不是尼泊尔的风景,而是尼泊尔人的悲苦。
1973年,Marianne和她的丈夫到尼泊尔旅行,碰到了一位麻风病患者,他眼睛看不见,生活的非常悲惨,而实际上尼泊尔这些病人的眼睛治疗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手术,十分钟就能做好,但由于没钱医治,使得他们永久失明。在尼泊尔等级制度很严格,出生在哪个阶层,就定格在哪个阶层,想改变很难。低阶层家庭的孩子受不到良好教育,如果病了残废了,就变成不可触碰的另类人。为帮助麻风病患者的家庭,Marianne资助他家的小孩去上寄宿学校,以期通过教育改变他家的未来。第二年,Marianne再次到尼泊尔看她资助的小孩时,发现其状况并不好,就萌发了带孩子去德国上学的想法,让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是摆脱肉体的困苦,更是使他的心灵得到解放。
当时办这男孩的出国手续非常麻烦,在繁琐的奔波中,Marianne遇到了好心的Shanti并得到了她的支持和帮助,这位尼泊尔小男孩得以到德国生活,十五年后,Marianne带着长大了的孩子重回故里,尼泊尔的贫困和落后如故,Marianne决定留在尼泊尔,她认为穷人应该和他们一样享受教育医疗等权利,特别是那些有病家庭的孩子。1989-1992年,他们在尼泊尔建立了第一家医院,用于医治贫困者。1992年以Marianne为主在德国成立的非盈利组织Shanti Leprahilfe Dortmund e.V.,主要募集资金,通过教堂、学校或者个人捐助,来帮助尼泊尔的人们。同时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以Shanti(好心帮助过他们的女士)为名,注册了救援慈善组织Shanti Sewa Griha,这个慈善组织现在有两责任,一是治病;一是办教育,给当地的孩子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学校七年级以下的小孩子已有一百多个,中间有残疾的占到将近五分之一。
在尼泊尔的传统教育是非常传统的,家长和老师的教学墨守成规难得有创新,学生们问问题是要被体罚的,而慈善组织的学校改变原有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学校创新,他们在学校里建有手工作坊,很多旧的桌布床单等被改造成被包、书包等,学校教残疾孩子做手工作品,鼓励这些孩子们自食其力,甚至赚的钱还可以寄给父母养家。再后来,Marianne的儿子也加入到慈善组织中,一个德国家庭为尼泊尔人坚持做慈善,一做就是24年,形成家庭接力……
其实每个不平凡的故事背后,都有他们的信念支撑,一是改变传统宿命。在尼泊尔要是得了什么病,是要被世俗村扔出去不管了,这是非常落后非常残忍的,这是让Marianne留下来的根本原因,她要让这些人改变传统命运,区别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让人活得有人情味儿,这是基于人道主义的最深层次的感情。二是创新求变。Marianne通过慈善组织办学,用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尼泊尔学校改变他们落后的教育体系,即使是残疾教育也要胜过传统教育;三是机制脱贫。用技能教人们脱离残疾贫穷,用机制让孩子们学会自食其力养活家庭,这不仅是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
放弃自己的安逸帮助素昧平生的尼泊尔人?这样的行为是我们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为什么不能理解Marianne他们这些动人的人格和故事?虽然人们都希望自己在人生路上有所成就,但其原始的动因、初心、发愿不够深情不够长远,不够有价值,不够大气拿不上台面。因为自身的“小”,不相信有大写 “人”的存在,所以感受不到他人的“大”,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Marianne这样一类人,把一生奉献给解救事业,通过教育去改变尼泊尔人们的,不仅是贫穷,更是身份和被歧视的状态。
这是一类有“使命感”的人所做的事业,这类有“使命”的人之所以能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他们有情怀,不仅有深情,更有宽广的胸怀,容得下天下人,心系天下人。这也是我们所常言的有信仰有使命的人,这批人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信念的力量:心怀天下,使命必达!祝福他们,同时为我们自己的使命加持!
欢迎关注“太痴”追梦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