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行动终于开始了。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才管?如此滞后、如此无奈的一次不得不搞的行动将消耗多少公共资源?而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中国老百姓又如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到今天才搞清楚,这是市场太聪明,还是监管太弱智?中国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不仅允许、而且支持互联网金融去添乱,这是无知还是存心?别怪我不留口德,而是极度痛心所致。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到底改变了什么?到底能改变什么?利大还是弊大?我一点都不否认互联网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带给老百姓的方便性,但是不是有方便就足够?是不是为了方便就可以给骗子、给无知无畏者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是不是可以无视社会代价而放纵膨胀?我认为,如果两年前就开始监管,互联网金融不会有今天这么多恶果,也不会让老百姓、让公共资源遭到如此无情地损失。
当年为互联网金融高唱赞歌的“混账们”跑哪去了?他们是不是还在道貌岸然招摇过市?是不是还在口若悬河地说教?我看是。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事实堆积起来,让我们深深地怀疑:他们才是被利益集团、甚至是做空中国的利益集团所豢养的畜生!你们当年放松监管的主张带给中国的是什么?金融内部的混乱和境外势力攻击中国的理由,这不是灾难吗?现在,你们在那偷着乐是吗?
不过两年时间,3500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冒了出来,两年之后,1000多个平台变成了骗子平台、跑路平台、问题平台。这到底是金融创新还是金融折腾?最近还有重要监管机构的重要人物声称,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发展到1万家,这是何等宏阔的气魄,何等胆大之妄为?难道现在的互联网金融骗子太少了?还需要再培育一批、一大批?
庞氏骗局,一个多么低级的游戏。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商业模式在毫无监管的前提下,多么容易形成这样的骗局?今天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方向出现的问题,不就是这种低级的游戏吗?为什么监管者想不到?我看不是想不到,而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变成了监管者的指导思想。不是吗?两年前,多少监管大佬告诉我们:不能因为监管或监管过度而抑制金融创新?有多少金融大佬出面战台指出:P2P借贷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风险自担,损益自负。但事实是这样吗?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酿成的后果是一句“风险自担、损益自负”或“创新代价”可以解释或搪塞的吗?
老百姓数千亿财富被分配给了骗子去挥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能允许的分配方式?这样的问题解决不好,将给社会、给国家、给共产党带来怎样的危害?毫无疑问,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这类低级、粗暴的分配存在,但我们的监管者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当然很难,但再难也是政府监管者的责任嘛。我认为,绝对不能让金融自由化变成监管者逃避监管责任的说辞,但现在的确就有这样的趋势。
在我看,金融监管的放松是从互联网金融开始的,而互联网金融当下的孽障当然也是放松金融监管的必然后果。现在,动不动就是公安部门、政法部门出面查处金融问题,为什么?完全可以未雨绸缪,完全可以避免的金融问题,现在由于金融监管的失职,而上升为金融犯罪,上升到了刑事案件范畴,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件吗?这太令人痛心了。
我经常搞不懂,不用说黄奇帆这样的地方大员,就连我老钮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事情,监管机构那些头顶着博士、硕士,位居处长、局长、部长的专业人士会看不明白。这不是天大的笑话?有时候,我真替我们的金融当局感到难为情,他们的做法拿给外国同行看看,不被人笑掉大牙?恐怕,他们是把人家的客气或别有用心的吹捧当成自己的荣耀了,那还能对他们说些什么呐?
互联网金融开始整治了。注意,这次用词不是整顿,而是整治。如何整治?尺子在哪?哪些是合规?合规是不是就没有重大风险?合规是不是就不存在重大社会隐患?一个已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如何收场?监管者又将因此获得多少权力和利益?老天哪,为什么会这么玩儿!
2016-02-03 04: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