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 我们一定要记住两件事:第一,在开放条件下,本币升值与国内货币条件偏紧、本币贬值与国内货币条件宽松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一回事;第二,在开放条件下,弱势货币国家(非硬通货国家)货币条件是松是紧,不仅要和本国历史货币数据做比较,同时还要和强势货币国家(硬通货国家)的现实货币条件相比较。
2、 什么意思?对于第一条,我们不妨去看看当下的发达国家,当美联储宣布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之时,美元汇率是如何表现?毫无疑问,市场立即预期美元贬值。同样,当美联储忽悠市场要加息之时,美元升值预期将变得十分强烈。这个事实已经充分说明,国内货币条件的宽松(紧缩)与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实际是一回事,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3、 对于第二条,我们依然用事实说话。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之后,几乎所有自认为本币强度弱于美元的发达国家,全部跟随美元大力度量化宽松。为什么?因为美元作为全世界强度最高的货币,如果它大搞通货膨胀而其它国家不跟随,那这个世界必定发生“强势货币国家劫持弱势货币国家”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过去7年的情况恰恰如此,美元贬值并未从汇率上表达出来,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美元指数中所有成分货币(篮子货币)国家全都在搞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你贬我也贬,所以看不出汇率太大的变化。
4、 可见,在大国当中,唯有中国国内货币政策放而复收,尤其是2010年之后实际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使得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汇率都在大幅升值,于是中国变成了全球财富再分配过程中的弱者。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货币当局是否看到这样的事实?是否承认这样的事实?是否依然坚持放宽汇率管制就可以获得独立的货币政策?我认为,至少现在他们还在犹豫。
5、 实际上,无论与自身过去相比、还是与硬通货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条件都是紧的,而且不是偏紧、是很紧。它必然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中国实体经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而硬通货国家实体经济生存环境不断优化,反差之下,中国实业资本开始逃逸。在此条件下,如果中国的“新兴产业”不能快速成长,对冲甚至超越传统产业消亡速度,那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必然巨大。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紧缩的货币条件下,新兴产业是否可以快速发育、快速成长?我看不行。为什么?因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必须依托活跃而进取的股权融资,依托股票市场的提供“不计其数的股权资本”,但在紧缩条件下,股票市场这样的市况会出现吗?
6、 股票市场不行,债务市场是否可以有效支撑创新?如果这样做,那金融坏账、银行坏账必定爆发式增长,直至金融危机发生。问题是,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恰恰如此,以至于中国经济当下举步维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可能是“财富被分配”的结果。
7、 10月份的外贸数据出来了。情况不奇怪,关键是,当我每每看到进口数据的时候,心情总是不好。因为,两位数的降幅已经持续很久了。如果说出口下降是外需疲弱的话,那进口数据更大的降幅是否预示着内需存在更大的困难?这其实才是我更大的担忧。为什么内需如此困难?这与中国货币条件长期偏紧是否相关?当然是,至少我是这样的看问题。因为,紧缩货币的直接后果就是抑制内需。
8、还有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人民币已经长时间处于高估状态。但按照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势必会封杀人民币贬值空间。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前10个月,贸易顺差2.99万亿元,扩大75.3%;而10月当月,贸易顺差3932.2亿元,扩大40.2%。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疲弱需要宽松货币,人民币贬值;另一方面是贸易顺差加大,逼迫人民币升值,紧缩货币。这是不是一件大麻烦事?
9、 这样的情况,过去5年之间我们反复提及,也无数次预警。我认为,中国需要重新考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或强力推动贸易进出口数据的计算方式,剔除加工贸易顺差。但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无多大进展。但在我看,这是中国经济的死穴。
2015-11-11 0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