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蒋丰看日本侵华人物》之三
从DNA说起。
遗传学家这样讲:“自从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以来,出现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生命能延续到今天,是生物体具备了遗传的功能。”在我看来,这种DNA遗传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肉体血脉的相承上,也表现在思想内涵的传承上。
大家都知道,战后1954年出生、两度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好像脑子进水了一样,对战争历史认识问题常常抱着一个歪曲、否定的态度。2012年“梅开二度”出任首相后,他除了亲自参拜了靖国神社外,又在经济上下功夫,推出了一系列号称“安倍财政学”的举措。这里,我暂且不对安倍晋三的历史认识态度和经济举措进行评价,只想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当年也曾在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大“玩经济”,一时被称为“满洲的岸信介”。战后,岸信介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遭到逮捕。但是,正如田尻育三等人在《岸信介》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他“成功地逃脱了战犯的大罪”。安倍晋三既然出生于这种世家,又是在他外祖父岸信介身边长大,其身上的DNA也就决定了他今天在日本政坛的所作所为。
这样说来,要想深刻认识当今的安倍晋三,还真得认真了解那个日本侵华战争年代在中国东北时期的岸信介了!
一、岸信介资料“流失”之谜
许多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了解岸信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原朗在《帝国主义下的满洲》(御茶水书房,1972年)一书中说:“我很想探讨一下满洲时期的岸信介……可是现实状况是,不知什么原因,唯独昭和11年(1936年)至昭和14年(1939年)的有关文件散失了。这真叫研究人员为难,简直是无从下手进行研究。”而这几年,恰恰就是岸信介在中国东北伪“满洲国”施展作为的时候。田尻育三、竹村好夫、小野志郎、盐田满彦在《满洲之妖——岸信介研究》(《文艺春秋》月刊,1977年11月号)中也指出:“当我们追寻岸信介在满洲时期的足迹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他的资料、记录。岸信介自己的证言也近乎于全无。”战后,曾有记者采访当年与岸信介一起在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人之一”、伪“满洲国”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他的回答是:岸信介这个人“不好说呀!插曲倒是不少,可是,都是一些不能发表出去的事情。要是发表出去,那可太对不起岸老了。”
我特地去过岸信介的老家——山口县熊毛郡田布施町。访来问去,当地人都津津乐道这里出了祖孙两代首相——岸信介和安倍晋三,却没有人愿意谈“满洲时期”的岸信介。我驱车环绕,找到当地的“田布施町乡土馆”。这座乳白色的两层建筑物本身并不太起眼,是为了纪念当地名人而建,里面最重要的设施就是岸信介、佐藤荣作两人的资料室。可是,这里面除了有岸信介生前所穿礼服和日用品等等以外,还是看不到有关岸信介战争年代在中国东北行径的记述。看起来,那属于岸信介的“隐蔽岁月”。
面对此,情不自禁会让我的内心疑窦丛生。一般来说,日本的政治家们都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光荣历史”告诉下一代,岸信介本人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呢?日本政治家的亲朋好友们也特别喜欢讲述其“辉煌业绩”,而岸信介的亲朋好友为什么好像都是收了“封口费”一样不愿意叙说呢?岸信介这个甲级战犯嫌疑人、战后的首相,当年究竟在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做了些什么呢?
我坚信,这里有“迷”,应该努力拆解!
二、岸信介只身前往伪“满洲国”之谜
简单说来,岸信介是1920年从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前夕,都会考虑今后何去何从,积极从事就职活动,今天日本社会把它概称为“就活”。岸信介当年也不例外。
宫崎学在《安倍晋三所敬爱的外祖父岸信介》(同时代社,2006年)一书中写道:当时,岸信介的成绩优秀,有“首席”之称。那个时候,东京帝国大学就是一路奔跑开进日本政府部门的“直通车”。学习成绩优秀的童鞋,毕业后都直奔政府的内务省。到那里,不仅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办公室,还可以继续寻找晋升官职的“快车道”。但是,岸信介这小伙子好像与众不同,他选择进入了东大毕业生中没有人愿意去的政府农商务省。在他看来,进入内务省只能学习“行政治国”,进入农商务省,工作起来虽然辛苦一些,却可以学习“经济治国”。这一点,我就给他点一个赞,因为不能不说岸信介独具目光。
1925年,日本政府实施机构改革,农商务省一分为二,岸信介被分到商工省。有介绍说,岸信介一个小青年,在商工省里面却有着超强的业务能力,碰上“减薪运动”的时候,他还敢带头站出来发出反对之声,一时成为“新官僚”的代表人物,人人都知道“商工省里有个岸信介”。嗯,他就是这样露头了。
1932年,日本主导的伪“满洲国”在中国东北成立。那个伴随着辛亥革命“下岗”后一心复辟的“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这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感觉。但是,他最终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伪“满洲国”的军事方面由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紧紧地控制,财政方面日本自然也要“一手抓”。这样一来,日本在伪“满洲国”出现了火急火燎的“干部荒”,需要大量的专业干部。
但是,那个年头,想在日本政府中央机构里面混出一个模样的人,都不愿意到伪“满洲国”去,有的人认为去那里是自己仕途的“贬迁”,有人认为去那里是个人生涯的“流放”,有的人认为去那里是官场的“一场危险赌博”,还有的人认为去那里简直就是谱写自己人生的“满洲哀史”。
可是,1936年9月17日,39岁的岸信介却做出惊人之举,毅然递交辞呈,放弃了商工省工务局长的职位,主动要求单身前往“满洲国”了。
问题来了!岸信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呢?这又是一个谜啊!
以往,在研究岸信介前往“满洲国”动机的时候,有的日本学者指出他在商工省工作期间,就特别“注意经营满洲的问题,并作了周密的准备”,以至于当时人们认为“东京没有一个官僚能像岸信介那样准确地掌握满洲的知识和情报”。好像岸信介是因为具备了专业才能和知识才到“满洲国”的。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岸信介当时身在商工省,却没有专心致志地“在商言商”,而是不时地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和军部交往,做出了一般经济官吏不敢做或者没有兴趣做或者干脆回避做的事情。吉本重义在《岸信介传》(东洋书馆,1957年)一书中指出,“岸信介去满洲之前,事实上已经和统治满洲的军部有着相当深的关系。”曾经担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长的有末精三战后回忆说:“岸信介去满洲之前,已经相当彻底地渗透到陆军内部里。”
众所周知,1936年2月26日,日本陆军一部分疯狂的少壮官兵发动了“二•二六事变”,这实际上是一起未遂政变事件。事后,参加政变者几乎都在高喊“天皇万岁”的口号中被处以死刑。岸信介当时作为一个政府内部所谓的“计划经济论”的倡导者,早已为这些少壮军官知晓。有评论说,“岸信介不仅是商工行政方面的行政才干,在思想方面,他也博得少壮军人的好感。”反过来可以说,岸信介与这些发动叛乱、积极主张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少壮军官们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不过,事变发生以后,一看势头不好,岸信介象龟头一样,立即缩了回去。
原彬久在《岸信介——权势的政治家》(岩波书店,1995年)中记述,岸信介一到“满洲国”,就首先去了关东军司令部。他意味深长地对参谋长板垣征四郎说:“我可不是在日本政府里面混不下去才来满洲的。”这显然是告诉人家他是有来头的啊!下车伊始,哇啦哇啦。岸信介上来就谈“日满一体论”,说什么满洲的产业经济发展,绝对不单纯是满洲的问题,对日本国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接着,他强调关东军的任务就是维持满洲的治安,产业经济应该由自己这样的经济官僚来做。岸信介好像是领导给下级布置工作。
我看到1954年10月20日岸信介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我的反骨的历史》的文章,他颇为得意地回忆说:“当时板垣说,‘你就放手干吧。’”事实上,板垣征四郎之所以能够这样对待不过是一个文官的岸信介,是因为他到伪“满洲国”的时候带着一柄“尚方宝剑”——陆军省兵务局长阿南惟几的亲笔信。多说一句,这个阿南惟几,就是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剖腹自杀的陆军大臣。他的墓地如今在日本防卫省大院里面,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战后引退的前伪“满洲国”交通部次长平井初贞三也证实说:“岸信介这个人往往满不在乎地硬干一些不同情理的事情,好像还干的很成功。这是因为他同军人勾结起来了。军人希望的是荣誉,而另一方面又干不出什么像样的事情。岸信介善于奔走钻营,巧妙地利用了军人的这种气质和现状。”
这样,这个谜底应该可以揭开了!岸信介当年之所以单身“主动”选择到伪“满洲国”工作,绝对不是单纯的什么自己“关注”了“满洲国”,具备了专业知识,更是因为他早就暗中与军方勾结起来,相信自己在军部拥有人脉,工作起来可以获得军部的支持。
这里,对于许多官僚说是“贬迁”之途,对于他岸信介来讲则是升迁的“捷径”!
三、岸信介“成功”经营伪“满洲国”之谜
当时,伪“满洲国”形式上的最高统治者是爱新觉罗•溥仪,实际上掌握全部国政大权的是总务厅。总务厅长实际上就等于伪“满洲国”的总理。岸信介就任的是伪“满洲国”政府总务厅次长,相当于伪“满洲国”的副总理。大家可能还记得,岸信介来之前,不过日本商工省的一个“局级干部”——商工省工务局长。到伪“满洲国”后一下子成为“副总理”,真的一下子是火箭般升天般连升几级啊!
说到岸信介在伪“满洲国”的“作为”,常常有人说他在那里效仿苏联,主持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原伪“满洲国”机关报《斯名》编辑福家俊一就曾谈到:“岸信介从战前就主张‘计划经济’的观点和政策。认为‘为了进行战争,必须实行彻底的经济、产业统制’”。原伪“满洲国”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在战后也回忆说过:“在实行五年计划方面,岸老作为核心人物,起了关键性作用。”我呢,对于这种说法,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其原因是,岸信介如果真的是凭借实施“五年计划”就导致伪“满洲国”经济飞跃发展,那无论是岸信介还是日本都应该引以为骄傲的,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让岸信介的原始资料出现“流失”之谜。
翻开岩见隆夫写的《岸信介——昭和的革命家》(学阳书房,1999年)一书,可以看到里面转引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查团的记录:“1939年奉天总领事报告,当年鸦片销售额已达9090万8千日元,鸦片是满洲国仅次于关税的财源”。盐田潮在《昭和的怪物——岸信介的真实》(WΛC株式会社,2006年)一书专门列出一个小标题“鸦片与背后的人脉”,指出当时在伪“满洲国”从事鸦片贸易的都是岸信介的身边之人。太田尚树在《满洲秘史——甘粕正彦和岸信介背负的事》一书中也提到岸信介纵容鸦片贸易的事情。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回忆过自己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关于鸦片的证词。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岸信介的“眼皮下”进行的“阳光下的罪恶”。他在伪“满洲国”期间,一方面与一些天天渴望牟取暴利的日本和英国的鸦片商人秘密勾结,
直接参与以“满洲国”为轴心的对中国广大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
同时还主持制订了具体的鸦片种植计划,甚至亲自带着成吨的鸦片和黄金到上海与侵华日军进行活动。通过诸多此类的鸦片政策,终于使鸦片成为当时伪“满洲国”仅次于关税的第二大财源。
大概岸信介早就预料这种做法不仅不光彩,将来被曝光以后,也会影响自己的晋升。于是,他一方面接受贩毒者的不义之财,另一方面不断地在“洗钱”。1939
年10 月,岸信介回国时对后继者说:“接受政治资金, 必须要接受那种经过过滤净化了的资金。一旦出了问题, 过滤器便成了事件的承担者,
而接受政治资金的政治家因为喝的是干净水,就不至于受牵连。在政治资金上发生贪污受贿问题, 都是因为过滤不周而造成的。”
晚年,岸信介在回忆录中,谈到鸦片贸易的事情,依然是都推给别人,自己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有一点还值得一说。当年在岸信介身边直接操盘从事鸦片贸易的,一个是被称为“鸦片王”的“里见甫”,一个是当时的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里见甫死的时候,岸信介亲自给他题写了墓碑。古海忠之从中国被释放回日本以后,他原来供职的大藏省不予理睬,岸信介则亲自为他寻找出路,让他做了“东京批发中心”的社长。这里,与其说岸信介是“讲义气”,不如说是他对为给他承担责任的人一种回报。
这样一来,又可以揭开的一个谜底是:岸信介当年在“满洲国”之所以能够经营成功,固然使用了包括实施所谓“五年计划经济”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招数,但其中一个难言的招数就是大量贩卖、种植鸦片。
四、岸信介被美军释放之谜
许多人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这一天,日本将其称为“终战日”,国际社会将其称为日本“战败日”。紧接着,8月28日,美国占领军登上日本。8月30日,美军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降临日本。9月11日,美国占领军司令部发出了逮捕第一批甲级战犯嫌疑人的名单,岸信介就在其中。
当时,48岁岸信介正在老家山口县田布施养病呢。据说得了坐骨神经痛,每天需要进行温泉治疗。显然,这是一种借口。9月15日,在山口县警察局特高课课长小山进太郎的“护送”下,岸信介离开老家。多少年后,岸信介伤感地回忆说:“当时,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活着回来了。于是,把东条内阁任职时代写的各种各样的文件等全部烧毁了。”
岸信介先是被收押在横滨监狱,然后又转押到大森的俘虏监狱,最后在1945年12月8日被送到东京都内的巢鸭监狱。前前后后被关押了3年3个月。1948年12月24日被释放。
一个甲级战犯嫌疑人,最后怎么会被美军给释放了呢?应该说,这是岸信介人生的又一个“谜”!
有一种说法是:
1943年,作为东条英机内阁的国务大臣兼军需省次官,岸信介曾经进言说:“塞班岛如被美国攻陷,美国的B29飞机将会轰炸日本的军需工厂,导致军需生产显著下降。所以,应该尽早结束战争。”但是,首相东条英机听后大怒,骂了一句:“你们这些文官懂个屁!”两人为此争吵起来。其后,塞班岛果然被美军攻陷,东条英机试图改造更换内阁成员,把战争坚持打下去。但是,岸信介拒绝并提出辞呈,结果导致东条英机下台。正因为这样,美国将此看作是岸信介的大功,将其释放。
我把这种说法,概括成为“吵架说”。事实上,东条英机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岸信介作为内阁成员是亲笔签字了的。现在,美军就因为岸信介曾和东条英机吵了一架,就认为岸信介不再有罪,就为此把他释放了?!若真如此,美军的智商也太低了吧!
事实上,1945年的美国,可谓是咬牙跺脚,一定要把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前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搞死。因此,谁能够揭发东条英机、谁能够做出促进东条英机死刑的证言,谁就是“态度好”,谁就可以免刑走出大牢。曾经做过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的岸信介,在“活着就是胜利”的信条下,真的这样做了。
原彬久在《岸信介——权势的政治家》中介绍,岸信介被关押在巢鸭监狱以后,发现许多甲级战犯嫌疑人频繁被提审,而他却一直没人问津。这个期间,美军监狱管理人员不断地对岸信介施加“暴行”,经常让他把衣服脱光,光着屁股弯腰接受检查,没收他的睡衣和枕头,抢走他正在阅读的书籍,他外出放风时拿走他在监室内的物品,厕所手纸没有了也不补充,还经常让他从事重体力劳动。岸信介大概没有想到,美军就是想让他过这种“活不如死”却又“想死都不能死”的生活,实际是在施加一种心理压力。
1946年3月6日,岸信介在狱中获悉东条英机等21名甲级战犯嫌疑人将被起诉,但是,这其中没有他。就在岸信介屡屡在日记中为此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3月7日、3月14日、3月20日、3月27日、3月28日,美军对岸信介进行了五次集中提审。事后,岸信介把提审内容划分成29项追记下来,每项都极其简单。其中就有“打倒东条英机内阁”的内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岸信介进行提审的,不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检方,而是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的谍报部门。每次提审之后,岸信介都会在日记里面写下“心情不安定”的字样。
就在美军对岸信介集中提审一个月后,也就是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对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木户幸一、松冈洋右等28名甲级战犯嫌疑人正式起诉。岸信介不在其中,又免过一难!
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在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次日,也就是12月24日,岸信介被释放出狱。
这里,有一个花絮:身穿破衣的岸信介被释放出狱以后,立即前往首相府。门卫看到衣衫褴褛的岸信介,高声训斥,让他立即滚蛋。岸信介大声地喊:“我弟弟佐藤荣作就在这里工作!你叫他出来接我!快叫他!”结果,当时在首相官邸工作的佐藤荣作出来后,一见到如此惨状的哥哥岸信介,抱头痛哭……
走笔至此,我想起曾经到位于日本爱知县三根山“殉国七士庙”采访的事情。那里掩埋着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的骨灰,入门处“殉国七士庙”的“庙名”就是战后岸信介担任首相时亲自题写的。或许,岸信介以此表达对“出卖”东条英机的内心忏悔吧?!
岸信介当年为什么敢于只身闯荡伪“满洲国”?其谜底的答案是他早已与军部勾结在一起。
岸信介当年为什么能够“成功”经营伪“满洲国”?其谜底的答案是运用了贩卖、种植鸦片之策。
岸信介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为什么能够被释放?其谜底的答案是他帮助美军把东条英机送上了绞首架。
当我把谜底一个又一个揭开的时候,我要揭开最后一个谜底,有关岸信介的原始资料为什么会都“迷失”了呢?其谜底的答案是因为岸信介不想让后人知道他这个人的一生肮脏的历史!
岸信介,不愧是“昭和妖怪”。█
2015-05-09 18: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