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要认清孔子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需弄清三个问题。
一,孔子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
从新文化运动到“文革”期间,人们一直对孔子阶级属性争论不休,赞美者认为孔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否定者认为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这种非此即彼的两分法,已经造成了思维退化。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到底是奴隶制度还是封建制度,史学界并不曾作出普遍认可的界定。五种社会制度的划分,早已被现实存在所否定。换一种思维,从社会公权的属性区分,仅只有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现身时都穿着马甲,专制制度的马甲有:周朝的封邦建国制,秦朝开始的中央集权制,有希特勒、萨达姆以及金家祖孙所谓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马甲有:君主立宪,总统制,共和制等等。既然历史上并没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争论孔子是地主阶级还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就毫无意义,是唐吉纳德同风车作战!孔子虽然既不是奴隶主阶级也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但是身上阶级属性的烙印却十分清晰——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统治阶级的的吹鼓手和理论家。他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由此形成的三钢学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三讳学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三畏学说,是构建以皇权为顶端的金字塔等级社会的理论基础,这种金字塔等级社会,正是中国几千年裹足行走以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不能将此责任完全归咎于孔子,但是孔子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奴化民众矮化民众、扼杀时代精神、固化等级制度等方面,为统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统治阶级独一无二的重要帮凶。
二,孔子在当时是主张进步还是主张倒退?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见《论语·八佾》)翻译成现代文字是,“周朝的社会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赞美遵从周朝的制度。”
西周公元前1045年建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赞美周朝社会礼仪制度在三十岁之后,即经过了500多年,500多年间,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孔子之前,人们已掌握冶铁技术(冶铁术诞生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在《管子》一书中,冶铁已有大量记载),正如恩格斯所说:铁“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生产力有了标志性提高,生产关系也发生根本变化,即井田制陆续废除,鲁国初税亩是生产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开端。
500多年中,周朝封邦建国专制制度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其一是,家天下的制度下,奋发者生出惰慢者,勤俭者生出奢侈者,精明着生出愚蠢者,建国者生出亡国者是不能回避的客观规律,只是有先后和程度的差别,所以春秋各国中有强弱之分和强弱相互之间的突变。其二是,有国界就有不同的利益,有军队就有争夺利益的内战,周武王一心想将同姓分封诸侯国成为王室的藩屏,殊不知血亲之间抢夺权力地位的欲望,炽热到能扼杀任何亲情!即令是父子兄弟之间,照样能杀得昏天黑地,血肉模糊。春秋时代军阀混战和宫廷政变之所以不断发生,正是西周封邦建国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
小鸡从蛋壳孵化出来后,不可能再退回蛋壳,社会是螺旋式向前发展,倒退就是逆历史潮流的反动。
三,克己复礼恢复什么?
克己是约束自己的欲望,没有更多的意思,核心是复礼,即恢复周礼,恢复周初周公旦指定的那一套繁复浩瀚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是儒家经典,全书共六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政,秋官掌邦禁,冬官掌邦务。六官之下又各有属官,是谓百官。天官是周王辅弼,六官之首,百官之长,相当后世的丞相。《周礼》涉及之内容极为庞杂。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当时著名的政治家,齐国宰相晏婴对《周礼》的评价,很值得后世深思。孔子前往齐国求官时,晏婴劝阻齐景公说道:“儒者奸诈狡猾……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敢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自圣贤相继下世,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跑官要官十四年,最后还是空手而返?军阀混战中,各国都谋求富国强兵,孔子却始终强调恢复令人头痛、令人生厌的周礼!他们的无言批判,与晏婴的评价没有区别。
四,仁的内容怎么样?
孔子十分提倡仁德,仁德的核心是复礼,他反复说过:“克己复礼为仁”(见《论语·颜渊》)“一日复礼,天下归仁焉。”(见《论语·为政》)这两段语录点出了仁德的要害——就是恢复周代的政治和礼仪制度。当然,仁中包含着仁爱,这主要是对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讲的,是自上而下的恩施,目的是维护他们的政权万古不变。
有人问了:台湾、南韩以至日本,始终都在尊孔读孔,所以整个社会道德令人赞赏,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蔚然成风作何解释?请不要忽略一个基本事实,在他们那里,民主政治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仁德思想已被制度作了根本改造,仁爱思想已被解毒,克己复礼的内容被完全剔除干净,仁爱也不是自上而下的恩施,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平等仁爱,是互相帮扶。人们普遍认识到,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拒绝对别人提供帮助,总会报应在自己身上。
孔子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是同现实格格不入复古主义。
2015-05-23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