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转载]三上五台山(一)
Monday, March 23, 2015 3: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已过了莺飞草长的日子,心里的草还在兀自地长着。等到了六月底,迟来的春天总算来了,还拉着夏天的小手。匆忙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打点行包出发,这次要去遇见不一样的五台山。
还是以往的路线,夜宿砂河镇,然后第二天搭四点半的班车前往徒步的起点“鸿门岩”。砂河镇距鸿门岩还有25公里,班车在驶过一段平路后,开始了一千五百多米的爬升。这时的天已渐亮了,车窗外是一个崭新、青翠的五台山,岫壑浮云间一片寂静,耳边只有汽车奋力的爬升声。五点十分,第一缕的阳光已经照见了西边的山头,太阳已经等不及我们先行探出身来。还好,车已经行驶到鸿门岩下,再一个“Z”字就到垭口了。
到了垭口,车一停稳,抓起背包冲到了右手边的小山头上。太阳已完全冲出天边云雾的幕墙,正放射着万道光芒。光线所及,一切都被镀上了圣洁的金色。举目远眺,连绵的山脉间,云雾在静静流淌。高山上的草甸,在风力的作用下一漾一漾。第一次见到五台的日出还是在中台翠岩峰,冰雪覆盖的台顶,日出的光芒仿佛也被冻结,明亮而不耀眼,那是一种宁静的力量。
拍了几张照片,连忙拿出冲锋衣套上,刚才只穿了件速干衬衫,现在已经“冻未掉”了。出发的时候还寻思着要不要带冲锋衣,现在看来带棉被也是可以的。从鸿门岩到东台顶徒步大概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个时候无疑是最适合徒步的,绿色的巨毯在脚下蔓延,暖暖的晨光斜照在山坡上。早起的牛儿散落在山坡上,惬意地享用这一年中最美味的牧草,吃到兴起,仰起头哞哞吼几声。。。
瀑布云漫过山顶
早起的牛儿有嫩草吃
东台望海寺
六点,上到台顶,又见东台牌坊了。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东台的寺院名为望海寺,主供聪明文殊。新建的佛殿好像没什么进展,钢筋水泥柱还裸露着。绕到背后的古文殊宝殿,拜过文殊菩萨,然后就开始下山了。今天必须在天黑前赶到狮子窝,前面还有三十几公里的山路。
从后门下山,寺后有块平地,昨晚上山的露营者正在整理帐篷。这个地方的视野非常开阔,可以清晰地望见北台叶斗峰。远眺北台,北台顶正被一团巨大的白云笼罩着,几个小时后,我就要到这团白云里探个究竟了。
整理帐篷的露营者,远处的北台正被一团白云笼罩着。
经幡飞速地上下翻动,台顶的风还是挺大的。
七点,回撤到鸿门岩,开始沿着那条熟悉的半山小道向北台开进。牧牛人这时也开始上班了,拿着鞭子背着走,优哉游哉地走着。对于衣着各异的徒步者,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了。选择这个时候来五台山,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见识下五台山草甸繁花似锦的样子。听说南台的花儿最美,没想到一趟走下来,发现最美花儿却是在鸿门岩到法云寺的这段路上。南方的花儿虽多,但却没有这样的壮丽。这些不知名的小花,黄、白、紫各色各样,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色的巨毯上。个体平凡,却组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浪漫。
牧牛人也开始上班了
温顺的牧牛狗,有些怕生。
华北屋脊以及烟云笼罩的北台顶
回望东台
走过这段最美的花路,切到山的右边,就可以望见法云寺以及逶迤山路之上的华北屋脊了。台上的寺院都在大兴土木,法云寺还是原来的模样。进了寺,当年的师傅已不知经云游到了何处,“新”师傅依然非常友善,见我进了屋,微笑着问我需不需要打点热水喝。顾不得休息,在寺内匆匆逛了一圈后继续赶路,接下来是连续的上坡路。
法云寺,背后逶迤山路之上的是华北屋脊
山花烂漫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