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霍山县文庙是目前安徽省规模最大,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通过该县文化部门的精心整修日前对外开放,在修复古建的过程中,该县文物专家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祭孔古乐谱,但其记谱方式艰涩难懂。
在整修文庙搜集古籍的过程中,该县项志培老人提供了一套光绪三十一年编修的《霍山县志》,其中“学宫”篇详细记载了该县明清时期的祭孔大典的盛况,整个祭孔礼仪规格齐全详尽。书中,祭孔礼制中的祭祀人员的站位图、祭品数量和内容、舞蹈动作和篇章、器乐配置和每个章节的乐谱等一应俱全,堪称一部祭孔礼仪的百科全书。
其实祭孔古乐谱就是后人所称的古琴谱,古琴谱是记录古琴指法的,也叫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尽管如此,其在传播中还是大量遗失。减字谱的谱字,大都由右手指法、左手指法与一般术语组合而成。右手基本指法有8种,俗称“四指八法”,即大拇指的尸(劈)、乇(托),食指的木(抹)、乚;(挑),中指的勹(勾)、剔(易),无名指的丁(打)、倽(摘)。其他指法实由八法变化组合而成。左手指法,主要有倶(吟)、犭(猱)、卜(绰)、氵(注)、上、下、佳佁(进复)、艮佁(退复)、弁(分开)等等。
减字谱的创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动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后。从中唐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过了近千年的漫长岁月。
2015-01-17 0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