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黄金时代》是一部最忠实于原作者(而非原著)的电影。我坚信,如果是萧红自己来写这个剧本、来导演拍摄,风格也一定是这样的。对此有异议者,请去再看一遍她的《呼兰河传》。
萧红是寂寞的,是寂寞而非孤独。她的寂寞一半缘于她的才情,而另一半缘于她的性格——这种性格不仅不容于当时,甚至也不会容于当世。
电影看着不累,理科女、对历史特别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史“文盲”者看起来也不会费力。从“看懂”的角度讲,文史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阅历,因此我不建议毫无阅历的90后去看——如果是看帅哥靓女除外,但说实话,这片子里所有演员的扮相,还真没“帅哥靓女”类的。
角色:
萧红——汤唯:这个片子里的主角只有一个——萧红或者是汤唯。为了这个主角,导演也许刻意让女二号直到女N号从扮相到演技都做了陪衬。但你不能不承认一点:汤唯演的确实好!如果从演技到气场,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1949年后最好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只一部《色戒》,一部《黄金时代》就可以让她不朽了。有趣的是:在这两部戏里汤唯都是彻底的悲剧角色,而从面相讲,汤唯却是地地道道的“喜相”,导演能下的去这样的“狠手”,只能说看透了汤唯骨子里特有的东西。
这“特有的东西”是什么呢?难说!三十年代有所谓:“南张(爱玲)北萧(红)”之说(一说是南张北梅,梅指梅娘,另一个满洲籍作家),张爱玲与萧红两个人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作品一样的才高于世,爱情上一样的卓尔不群。但差别也是明显的:在作品上,萧红是“粗糙的浪漫”,而张爱玲是“精致的装逼”;在爱情上,张爱玲是我行我素的主动选择,萧红是随波逐流的被动依附。如果多少能够懂了这两位作家,汤唯骨子里的那点“与众不同”的东西也就明朗起来。
骆宾基:除了汤唯,片子里值得赞的另一个角色是片尾的骆宾基。他在最后吃着糖痛哭那一段值得看第二次,那是真正为才情的骤然逝去、为一个生命被残忍夺走而发出的哭声。一个内心真正善良、纯洁的孩子才有的哭声。这个角色的演员将来会有发展。
萧军——冯绍峰:这个男一号从形神两方面说只能算差强人意。形的方面,冯绍峰过于文气了一些,而作为地道的东北汉子的萧军,那可是动不动就要决斗、动刀子的——当年和狄克单挑,可是一对四都占尽了上风。从神的角度,冯的文化底蕴也未必“震”得住这个角色:萧军虽然莽撞,但是书看的并不少,至少在对话上,萧这一角色出彩之处极少。至于手风琴,本该是个极好的道具,但在片中基本没发挥出作用。
聂绀弩:这个角色几乎是片子里第三精彩的,因为我不确定他和端木哪一个更出色一些。如果了解到聂的家庭出身、履历,对于其老于世故的做派一定会有所理解,也一定会同样理解为什么他会热衷于革命。关于他的历史知识就不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萧军找端木,为萧红“归属”问题剑拔弩张时聂的表现:端木为其“拍打衣服”讨好,为的是“关键时刻”有个拉偏手的,可谁也没想到聂竟然会更殷勤的反过来为端木“拍打灰尘”,这样的“婉拒”、表明“中立”态度几近无耻,可聂毫不犹豫的做了。呵呵,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聂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
端木蕻良:这是一个善良、懦弱的大户子弟。端木、萧军、鲁迅三人都非常了解萧红的才华,但是端木对萧红才华的爱护、认可要远高于萧军。人有两面性:端木的宽容伴随着懦弱,而这两点(无论宽容还是懦弱)都不是萧红能爱上的,无论暂时还是长久。演员把这一切演的很到位。
下面谈谈败笔人物
第一个,是丁玲。
这个角色,本应该更加“意气风发”而非现在这样的老于世故。丁玲在初识萧红时,年龄应该是33岁,即使是战争时期,丁玲的精气神也远应比片中更加飒爽。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村妇女主任”式的女干部,而绝非一个写出过《莎菲女士日记》这样叛逆作品的新潮女性。
其次,是许广平。
许广平和鲁迅先生寓居上海与萧红初次见面时,年龄不过36岁,片子里则完全是“大妈”的形象。也许有人会说:民国时女性、特别是生育过孩子的女性和今天的“辣妈”无法相比,但别忘了许广平女士的出身!以她的出身、所受教育,无论如何不该在36岁时是如此的形象。至于“神情”方面,我们看到的许先生更像是鲁迅家的保姆而非他的爱人。
鲁迅:鲁迅先生由王志文来演,个头太高了一些,至于其他方面,还可以。
胡风、白朗等其他人物,完全是为了烘托气氛打酱油的,不提也罢。
剧情:
从“讲故事”的角度看,《黄金时代》没有太多的起伏跌宕,没有煽情,如果你喜欢萧红的作品,你一样会喜欢这部电影。东北沦陷、个人深陷困境、几次不成功的恋爱、离乡逃难、外族入侵、连天的炮火与致命的疾病、这一刻不知下一刻的生死。。。。。说起来,那是一个大时代,哪一件放今天都够惊心动魄的,但是我们在片子里看到的,却每每是聚会、吃饭、闲谈,最多是恋人间的龃龉。然而,生活不就是如此的么?身边事、身边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也许才是最真实的吧。
电影之外
革命:
伟人说过: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描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能来的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看完这两段话,你就该明白“革命”远非浪漫,这需要实力的判断、暂时的妥协拉拢、力量分析后的集中一击,等等。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也过于简单:其实最初真正的、自发的参与“革命”的人,往往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旧“统治阶级”里被压抑的另类;二,是旧“上层社会”里的庶出子弟或破落世家后代;三,是吃尽千辛万苦后却遭遇职场生涯天花板的凤凰男与孔雀女。诸位不信,可以对照一下历史人物的出身。
“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是一直被PART批判的,但这些先行的革命者身上最浓厚的恰恰就是这种“狂热性”,而这些先行者中,命运归宿基本如下:一,遭受挫折后直到革命并不充满浪漫更多实时充满血污,因而推出甚至叛变;二,是被内部整肃;三,革命过程中牺牲,成为烈士。能走到最后“功成名就”的,身上的“狂热性”基本消失殆尽,代替的是“党性”。
爱与尊严:爱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呢?非常相似的张爱玲与萧红,给出的答案不同。张是“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而萧是“倘若筋骨痛到麻木,皮肤流一点血是没什么的。”张与萧之所以有如此坎坷的情路,童年占了决定因素:缺少父爱,童年来自异性的关爱基本是“隔代亲”——一个是外祖父(张)一个是祖父(萧),因此当成年后遇到一点点来自异性的温暖,马上就觉得晴空出现——和家里的阴郁气氛相比,这份温暖弥足珍贵。
才情:张和萧,都有才华。而萧红更多地是天生,这种才华让我想到拿行李的是高更和梵高一类的男性。“才思如泉涌”,没法阻拦,喷涌而出。这有点类似武侠小说里“天赋异禀”类的人物,而如何使用这种才华,至少萧红是素手无策的——来得太过突然。她不幸的是生在那个年代,如果立足社会必须有所依附——即使是男性也必须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女性。她没有错,错的是生错了年代。相比之下,丁玲等“女作家”经过“痛苦的选择”,总算找到了一条路,对错就难说了。
自我:萧生前与身后,世人评价不乏“贱”字,的确,萧红从感情经历上很容易让人得出这个结论——从中国传统道德角度更是如此。但萧红是真实的,这是赤子一样的感觉:爱便是爱,不爱便不是。恰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萧红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萧的感情悲剧,在于他们太相似,而两个过于自我的人无论如何不适合做情侣。
三个男人:在萧红的一生中,有三个男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萧军、端木和鲁迅。鲁迅更多的类似与“精神之父”,但对于萧红来说,这位“父亲”过于遥远,而因为种种原因,鲁迅先生不可能对她有过多的关爱——也许鲁迅先生已经力所能及的照顾了萧红,但对她是远远不够的。萧军是萧红在那个时代难得的一个“精神同道”——相似的文化背景(同为关东人)、相似的个性。但正因相似,双方在感情上碰撞的鲜血淋漓。至于端木,他与萧红完全是两类人,道理么,林道静在生活上其实是需要余永泽的,但是个性上她一定选卢嘉川。
生死:电影中,萧红在武汉期间,显的生死看淡,颇为洒脱,但实际上,无论电影里的萧红还是历史记载里的萧红,都对生有着无比的眷恋——很简单,不甘心!因为没过过好日子。“还没有好好生活过就死去”,这是何等的悲哀!
黄金时代:片子之所以以此命名,不知道言用意何在,这的确源于萧红曾写过的作品,但更重要的,可能是一种虚幻吧:萧红虚幻着一个时代,而那个“大时代”也的确降临了,但对于萧红这样的人来说,即使真的生活下来,她面临的也只能是幻灭。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一切毁灭给人看,从这一点来说,《黄金时代》是一部极好的悲剧。
2014-10-06 02:52:06